残疾人专职委员最新消息显示,各地在政策支持、培训提升和权益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残疾人事业注入新活力。以下从政策支持、队伍建设、服务优化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1. 政策支持:提升专职委员待遇
盐城市近日出台政策,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政策明确通过提高薪酬福利、搭建晋升通道和完善保障制度,保障专职委员权益。例如,专职委员工资将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并参照当地城市社区工作者同等待遇发放。优秀专职委员还可被提名为残联理事长或副理事长,并优先参与事业单位招考。这些举措旨在提升专职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空间。
2. 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和选拔
北京市海淀区残联对新选聘的228名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涵盖心理素质教育、残疾人工作就业指导以及具体业务培训,如组织建设、宣传文体、劳动就业和康复工作等。培训结束后,新专职委员初步掌握了残疾人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为胜任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这种系统性培训有助于提升专职委员的服务能力。
3. 服务优化:贴心服务与数据动态管理
六安市通过公益性岗位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全覆盖。这些专职委员不仅是党和政府与残疾人沟通的桥梁,更是落实惠残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他们负责动态更新残疾人数据、筛查助残项目、审核补贴申请等,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服务。六安市还建立了绩效评价机制,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激励专职委员提升工作质量。
总结
残疾人专职委员在政策支持、培训提升和服务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完善薪酬待遇、加强培训选拔以及提升服务质量,专职委员的工作效能和职业发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层力量,也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