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中国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是通过提高社会防护意识、加强检测与监测、推进治疗与救助等措施,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减少相关死亡,并将整体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规划》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重点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二、具体措施
宣传教育与社会动员
强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重点覆盖学校、社区和重点人群,推动社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包容与支持。加强检测与监测
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早期发现比例,特别是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加强检测力度,确保早发现、早治疗。推进治疗与救助
到2025年,抗病毒治疗覆盖率需保持在90%以上,治疗成功比例超过95%,并确保药品供应体系覆盖全国。落实针对性防控措施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防控策略,包括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异性传播高风险人群等,降低传播风险。强化重点地区防治工作
针对疫情高发地区,加大资源投入,确保防治措施精准落地。
三、预期成果
通过上述措施,预计到2030年,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将实现以下目标:
- 社会防护意识显著提高;
- 感染者接受治疗的比例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 艾滋病相关病死率持续下降;
- 整体疫情保持低流行水平。
四、总结与展望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未来,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员的方式,中国将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