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考研机构不退费时,消费者可依法**,关键途径包括协商、投诉、诉讼等,且需重点保留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
-
协商优先:直接与机构沟通退费诉求,明确合同条款中的退费规则。若机构推诿,可要求书面回复并保存记录,为后续投诉或起诉做准备。
-
多渠道投诉:
- 向消费者协会(12315热线)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要求介入调解。
- 若涉及虚假宣传或资质问题,向教育主管部门举报,部分地方设有教育风险保障金可协助退费。
-
法律手段:
- 合同无效主张:若机构存在“保过”等违规承诺,可主张合同无效并要求全额退款。
- 起诉要点:收集合同、缴费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向法院起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若机构欺诈可主张3倍赔偿。
-
证据是关键:
- 必须保留合同原件、付款记录(转账凭证、收据)、课程记录(签到表、课时证明)及机构违约证据(如拒绝退费的录音、邮件)。
总结:退费纠纷需冷静处理,优先协商,无效则果断投诉或起诉。保留完整证据链是胜诉核心,同时警惕“霸王条款”和虚假承诺,选择正规机构避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