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支教活动覆盖全省多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及教育资源薄弱地区,主要分布在吕梁、忻州、临汾、晋中等市的基层中小学,如永和县、大宁县、繁峙县、代县等,并融入体育教学创新与地方文化传承,形成“一县一品”特色模式。
-
重点帮扶县集中覆盖:2025年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聚焦临汾市永和县、大宁县,忻州市繁峙县、代县,吕梁市方山县等乡村振兴重点县,下半年扩展至晋中市和顺县,覆盖70所中小学校,累计开展超2万课时教学。
-
典型学校与项目案例:代县五中通过足球专项支教提升学生技能;忻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在毽球比赛中获奖;大宁县城关小学射击项目表现突出。大同大学支教团在代县挖掘“杨家武术”融入课程,打造校本特色。
-
高校联动与创新内容: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组成百人支教团,设计足球韵律操等创新课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科技等内容,形成“示范—竞赛—反馈”闭环教学,提升乡村体育教育水平。
-
长期帮扶与扩展区域:支教范围从3市4县扩展至11市12县,包括阳泉、吕梁、晋中、忻州等地,如刘家会小学、蒲县高级中学等。部分项目通过抖音传播教学视频,扩大影响力。
支教活动不仅填补乡村体育教育资源缺口,更通过赛事、文化传承等激发学生潜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若计划参与,可关注高校或公益组织发布的动态,选择对口地区贡献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