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怎么处理

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行为一旦被查实,将面临严肃处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教师资格等处分,并清退违规所得。

具体处理措施

  1. 警告与记过:情节较轻的违规行为,可能被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并要求立即停止违规行为。
  2. 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对于情节较重的违规行为,涉事教师可能会被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影响其职业发展。
  3. 撤销教师资格:情节严重者,将面临撤销教师资格的处罚,无法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4. 清退违规所得:所有违规收入需全额退还,确保教育公平。

相关法规与政策

  • 《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教师〔2015〕5号)明确指出,在职教师不得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补课活动。
  • 《教师法》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处理教师违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典型案例

例如,北京市教委曾查处5名中小学在职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兼职取酬,最终这些教师被通报批评,并取消其相关荣誉称号。

提示

教育部门对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建议教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杜绝任何形式的有偿补课行为,以免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及教育行业声誉。

本文《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怎么处理》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32256.html

相关推荐

2023有偿补课违法新规是什么

​​2023年有偿补课违法新规的核心是全面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及在职教师开展学科类有偿补课,违者将面临罚款、吊销执照甚至撤销教师资格等严厉处罚,旨在减轻学生负担、净化教育环境。​ ​ ​​明确禁止范围与主体​ ​ 新规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及在职教师以任何形式组织或参与学科类有偿补课,包括“一对一”“线上直播”“托管”等变相补课行为。例如,利用居民楼、酒店等场所开展补课

2025-05-15 资格考试

学校有偿补课最新政策

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学校有偿补课的监管要求及处罚措施如下: 一、核心政策规定 全面禁止有偿补课 学校不得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也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补课。 教师不得以任何名义(包括亲友、学习小组等)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 严格监管校外培训机构 严查校外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如超前学科类培训、违规预收费等,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加强对重点场所(如居民楼、咖啡厅)的监管,定期公布违规案例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处理办法

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处理办法以‌“零容忍”原则 ‌为核心,明确‌师德违规必追责、经济退赔全追缴、监管责任双链条 ‌三大关键机制,通过分级处罚与多方监督保障落实。 ‌政策依据与违规界定 ‌ 有偿补课行为违反《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涵盖在职教师以任何形式组织或参与学科类校外培训、利用职务便利诱导学生补课等情形。违规行为一经查实,无论是否获利均启动追责程序。 ‌处理流程与处罚措施 ‌

2025-05-15 资格考试

禁止有偿补课会议记录

​​禁止有偿补课会议记录是教育机构落实“双减”政策、规范师德师风的重要文件,其核心内容包括​ ​传达政策精神、签署教师承诺书、建立监督机制​**​等关键环节,旨在通过制度化手段杜绝违规补课行为,减轻学生与家长负担。 ​​政策背景与会议目的​ ​:会议通常由校领导主持,明确传达教育部及地方教育局关于禁止有偿补课的法规要求,强调“双减”政策下减轻学业压力、回归教育本质的目标

2025-05-15 资格考试

7名教师有偿补课被处理

7名教师因有偿补课被严肃处理,教育公平与师德建设受重视! 近日,一则关于7名教师因有偿补课被处理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再次将教育公平和师德建设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相关部门对涉事教师的严肃处理,彰显了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1. 有偿补课的危害不容小觑 有偿补课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庭经济压力,还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

2025-05-15 资格考试

国家对补课收费新规定

​​国家对补课收费的新规定明确禁止学科类培训机构营利性行为,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并严格限制补课时间与收费方式,核心要求包括:学科类培训收费纳入政府定价、禁止寒暑假/节假日补课、收费公示透明化、预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 ​ ​​学科类培训全面公益化​ ​ 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被划入非营利性范畴,由政府制定基准价及浮动幅度(上浮不超过10%),高中阶段参照执行

2025-05-15 资格考试

教育部关于有偿补课的规定

教育部明确规定,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参与有偿补课。这一政策旨在维护教育公平,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1. 政策背景 近年来,有偿补课现象屡禁不止,部分教师甚至通过“课上不讲、课下讲”等方式强迫学生参加补课,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核心内容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规定,中小学校和教师有偿补课将受到严肃处理。具体包括: 中小学校 :不得组织

2025-05-15 资格考试

初中英语一对一补课多少钱一小时

初中英语一对一补课的费用通常在每小时100元到500元之间 ,具体价格取决于教师的资质、教学经验、所在城市以及补课机构的品牌等因素。以下是影响初中英语一对一补课费用的几个关键因素: 1.教师资质与经验:资深教师: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优秀教学成果的教师通常收费较高,每小时费用可能在300元到500元之间。这些教师往往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的辅导。普通教师

2025-05-15 资格考试

初中数学一对一辅导一小时多少钱

​​初中数学一对一辅导价格因地区、教师资质和授课形式差异显著,一线城市普遍每小时200-500元,二三线城市约100-300元,名师或高级教师可达500-1000元/小时。​ ​线上辅导成本较低(100-200元/小时),而线下上门服务费用更高(350-400元/90分钟)。 ​​地区差异​ ​: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价格偏高,普通教师每小时200元起,资深教师可达500元以上

2025-05-15 资格考试

初中辅导班一对一收费价格表

初中辅导班一对一收费价格受地区、教师资质、年级等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一、综合参考价目 一线城市 平均每小时400-500元,部分机构可达600元/课时。 例如:郑州育才教育初三冲刺班一对一280-550元/小时。 二三线城市 平均每小时100-300元,部分机构200-500元/课时。 例如:郑州基础提升课5000-45800元/课时(按小时计算)。 乡镇地区 平均每小时80-120元

2025-05-15 资格考试

对有偿补课行为情节较轻的处理

有偿补课行为情节较轻的处理主要涉及批评教育、没收违法所得以及责令改正等,这些措施旨在纠正不当行为并防止其再次发生。 在教育领域,有偿补课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情节较轻的案例,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批评教育与警告对于初次涉及有偿补课且情节较轻的教师或教育机构,相关部门会首先进行批评教育。这种处理方式强调通过沟通和警示,让涉事者认识到有偿补课行为的错误性和潜在危害

2025-05-15 资格考试

大学生有偿补课违规吗

大学生有偿补课是否违规需分情况讨论,主要依据教育政策规定执行: 政策明确禁止的情况 根据《“双减”政策》及教育部规定,任何机构或个人面向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擅自开展学科类培训均属违规。大学生利用暑期时间进行此类补课行为,直接触碰政策红线。 合法合规的情形 非学科类培训 :如艺术、体育等非学科类课程,且符合机构资质要求时,属于合法行为。 个人兼职 :在校大学生在合法机构或非学科类培训中兼职

2025-05-15 资格考试

教师有偿补课10个严禁行为

​​教师有偿补课的10个严禁行为包括:严禁组织学生有偿补课、推销教辅牟利、参与校外机构培训、变相开办补习班、索要财物、报销个人费用、接受宴请、体罚学生、泄露学生信息及利用职务谋私。​ ​ 这些行为严重违反师德规范,教育部门将通过专项检查、严惩违规、连带追责等方式强化治理,尤其聚焦寒暑假等关键时段。 ​​严禁在职教师组织学生有偿补课​ ​,包括以班级或个人名义办班收费。

2025-05-15 资格考试

有偿补课行为处理心得体会

​​有偿补课行为处理的核心在于平衡教育公平与个体需求,既要杜绝利益驱动的违规行为,也要正视合理辅导的补充作用。​ ​ 教师需以师德为底线,家长应理性选择,而政策监管需动态优化,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良性分配。 有偿补课若以牟利为目的,易导致课堂留私、加重学生负担,甚至滋生教育腐败。教师应坚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精力投入校内教学,通过分层作业、课后答疑等免费形式满足学生需求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行为处理办法

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行为可通过‌行政处罚、经济追责、资格限制 ‌等方式处理,主要手段包括‌警告/记过处分、绩效扣减、取消评优晋升资格 ‌,情节严重者可吊销教师资格证或移交司法机关。以下为具体处理办法及实施机制: ‌处理措施分类执行 ‌ 第一,根据违规程度采取阶梯处罚:轻微违规者进行诫勉谈话并通报批评;多次违规或涉及有偿补课的教师,降低岗位等级或调离教学岗位;组织营利性补课、胁迫学生参与的教师

2025-05-15 资格考试

有偿补课违反了规范从教行为吗

有偿补课确实违反了教师规范从教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部明确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校外有偿补课,这一行为直接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关于“不得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的规定。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该法第十条规定教师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任何利益”,有偿补课属于变相收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违反了这一规定。

2025-05-15 资格考试

有偿补课处理意见10条

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明确了有偿补课行为的处理意见,旨在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维护教育公平,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以下为10条核心处理意见: 严禁中小学校组织或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或支持有偿补课活动,一经发现,将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奖资格等处罚。 在职中小学教师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 。教师如参与有偿补课,将被视为违反职业道德行为

2025-05-15 资格考试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10项严禁行为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10项严禁行为 是教育部门为了维护教育公平、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严格规定。这些规定旨在防止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有偿补课,确保学生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以下是这10项严禁行为的详细解读: 1.严禁在职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其职责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职务之便组织或诱导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不仅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2025-05-15 资格考试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处理办法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将面临严厉处罚,包括撤销职称、扣减绩效、取消评优资格,甚至开除或撤销教师资格。​ ​ 教育部门通过联合执法、师德考核、问责倒逼等机制,形成常态化治理,重点打击校外培训机构聘用在职教师、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维护教育公平。 有偿补课行为一经查实,涉事教师需清退违规所得并接受以下处理: ​​组织纪律处分​ ​: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或撤职,党员教师同步党纪处分

2025-05-15 资格考试

4名教师被举报处分来了

​​4名教师因举报被处分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核心问题聚焦于举报的合理性、教师权益保护及教育生态平衡。​ ​ 该事件反映出当前教育监督机制的双刃剑效应——既需保障学生与家长的合法权益,又需避免恶意举报对教师职业尊严的干扰。以下从多维度展开分析: ​​举报行为的正当性边界​ ​ 举报是监督教师行为的有效途径,但需基于事实证据。近期案例显示,部分举报涉及教师私生活(如穿着、用餐习惯)等非教学行为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