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跑了20年仍然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法律体系中的追诉时效制度有明确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不同类型的犯罪有不同的追诉时效期限,但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超过了这些期限,犯罪行为仍然可以被追究。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解释:
- 1.追诉时效期限:一般犯罪: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期限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而定。例如,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特殊犯罪:对于一些特别严重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等,法律有特殊的规定,不受一般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 2.追诉时效的中断和延长:中断:在追诉期限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已经立案侦查或者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这意味着,如果犯罪嫌疑人在追诉期限内逃避法律制裁,追诉时效将中断,犯罪行为将一直可以被追究。延长:即使超过了追诉时效期限,如果犯罪行为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核准延长追诉期限。这是为了确保对严重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正义。
- 3.法律与社会正义:法律的目的: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即使犯罪行为已经过去多年,只要犯罪嫌疑人仍然在逃,法律就有责任将其绳之以法,以维护受害者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平。社会影响:一些犯罪行为,特别是涉及暴力、欺诈等严重犯罪,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即使时间过去了很久,受害者和社会的记忆不会轻易消失,法律对这类犯罪的追究也是对受害者的一种安慰和对社会的一种交代。
- 4.实际案例:在实际案例中,有不少犯罪嫌疑人潜逃多年后仍然被抓获并受到法律制裁。例如,一些经济犯罪、职务犯罪和重大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潜逃多年后被国际刑警组织或国内执法部门抓获,最终被依法审判。这表明,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法律对犯罪的追究不会停止。
犯罪跑了20年仍然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这体现了法律对犯罪行为的零容忍和对社会正义的坚持。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只要犯罪嫌疑人仍然在逃,法律就有责任将其绳之以法,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