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建议“尽量不要请律师”的核心原因包括:认为案件事实清楚无需辩护、节省经济成本、避免增加工作量,以及担心律师介入可能揭露程序瑕疵或非法取证行为。 但需注意,这种建议可能忽视嫌疑人合法权益,尤其在复杂案件中律师的专业介入至关重要。
-
案件“事实清楚”的误判
部分警察认为证据确凿时律师作用有限,但法律定性可能随证据细节或程序合法性而变化。例如,口供真实性、取证程序是否合规等,律师可通过专业分析影响案件走向。 -
经济成本与“必要性”权衡
轻罪案件中,警察可能出于节省家属开支的考虑建议不请律师。即使情节轻微,律师仍能协助争取取保候审或不起诉决定,避免不必要的羁押。 -
工作量与程序阻力
律师介入会要求警方更严格遵循程序,如申请证据复核、变更强制措施等,可能延缓办案进度。部分警察因此倾向简化流程,但这也可能掩盖程序漏洞。 -
对“非法取证”的潜在担忧
若存在诱供、刑讯逼供等行为,律师通过会见嫌疑人或调取证据可能揭露问题。警察为避免案件被推翻,可能劝阻家属委托律师,但这直接威胁司法公正。
提示:警察的建议需结合案件实际评估。律师不仅是辩护者,更是法律程序的监督者,尤其在证据存疑或权利受侵时,专业介入能有效避免冤错案。家属应权衡利弊,必要时申请法律援助以确保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