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密法》于2024年5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保密法治建设的重大里程碑。 此次修订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强化党对保密工作的领导,优化定密解密机制,并首次将保密科技创新纳入法律框架,旨在平衡国家安全与信息资源合理利用。以下是核心要点:
-
党的领导与制度完善
新法明确中央保密工作领导机构的统筹职责,要求机关单位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定密制度实现精准化,新增密点标注和派生定密规则,并规定每年定期审核国家秘密,避免“只定不解”问题。 -
科技防护与创新激励
法律鼓励保密技术自主研发,要求涉密信息系统需通过安全评估方可使用。明确保护保密领域知识产权,推动保密工作与数字化发展同步。 -
涉密人员管理细化
修订补充了涉密人员选拔、权益保障及离岗管理要求,强调岗前培训与在岗监督,确保责任到人。 -
配套条例动态衔接
2024年9月1日,《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同步生效,细化定密授权、保密审查等操作规范,形成“法律+条例”的完整体系。
当前,保密法实施已满一周年,各领域正通过宣传教育月等活动深化落实。企业和个人需主动学习法规,在业务中严格区分公开与涉密信息,共同维护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