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司法》修订是30年来最全面的一次调整,涉及15章266条实质性修改,核心聚焦于资本制度革新、治理结构优化、股东权益强化三大方向,并首次明确五年认缴期限、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职工权益保护升级等突破性条款。
资本制度革新
- 限期认缴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须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五年内缴足,存量公司需逐步调整至新规期限。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需全额实缴股款。
- 出资形式扩展:明确股权、债权可作为合法出资形式,但需满足权属清晰、可评估等条件。
- 责任强化:未按期出资股东需赔偿公司损失,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董事会对出资核查及催缴负有义务,失职需赔偿。
治理结构简化与创新
- 组织机构灵活化:允许小规模公司仅设1名董事或监事,股份公司可设1名董事+1名经理+1名监事。
- 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公司可通过章程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但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需满足独立成员过半等严格条件。
- 电子化决策:明确股东会、董事会可采用电子通信方式表决,提升效率。
股东与职工权益双升级
- 股东保护:新增瑕疵股权转让连带责任规则,未实缴股权转让后受让人承担出资义务,转让人补充责任;允许股东查阅会计凭证并委托中介机构协助。
- 职工参与治理:职工超300人的公司,董事会须包含职工代表,且职工代表可进入审计委员会。
企业退出与公示透明化
- 简易注销:未产生债务或已清偿债务的公司,经全体股东承诺可公告20日后简易注销。
- 信息公示强制化:公司需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开股东出资、股权变更等关键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此次修订通过“严监管+宽准入”组合拳,既防范资本虚化风险,又降**度性成本,企业需重点关注过渡期安排,及时调整章程与治理架构以合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