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至2025年新法律法规的核心变化聚焦于数据安全、市场监管与民生保障,其中《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打击虚假登记,而《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则大幅提高违规罚款上限。
-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2025年施行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要求网络数据处理者提供便捷的个人权利行使途径,禁止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合理请求。自动化采集技术需履行额外保护义务,细化个人信息转移规则,推动行业分类分级保护体系落地。 -
市场监管升级
《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针对“职业闭店人”“虚假登记”等问题,细化中介机构法律责任,要求企业规范认缴出资期限,优化注销流程。《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行政法规的决定》取消21项审批,推广自贸区试点经验,简化行政流程。 -
民生与行业规范
强制性国标《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求》规定运输容器需专用标识,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求》填补国内海运安全空白,与国际标准衔接,明确锂电池包装、装卸全流程规范。 -
执法与合规强化
《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将出具虚假报告的罚款上限提至10万元,但对轻微违法行为引入说服教育等柔性措施;《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办法》为处理者提供系统性审计框架,提升合法合规水平。
提示: 企业需重点关注数据合规与市场监管动态,及时调整内部流程;个人用户可主动行使法律赋予的信息权利,警惕违规服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