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编纂采取“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制定民法总则(2017年完成),第二步整合各分编(2020年形成完整法典),最终构建7编1260条的体系化民事法律体系。这一过程历时5年,凝聚了66年立法探索经验,开创了新中国法典化立法的先河。
-
第一步:民法总则奠定基础
以1986年《民法通则》为蓝本,2016年启动审议,2017年3月通过并实施。总则提炼民事通用规则,确立基本原则,为后续分编提供框架支撑。 -
第二步:分编编纂与系统整合
2018年起,物权、合同、人格权等6个分编草案陆续审议,经多次修改后与总则合并。2019年12月完整草案首次亮相,2020年5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实现民事法律规范的系统性升级。 -
民主立法与时代特色
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超102万条,吸纳小区治理、高利贷禁止等社会关切。分编设计新增人格权独立成编,体现数字时代对隐私权、个人信息的保护需求。
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从分散走向统一,既保留制度稳定性,又回应新兴领域挑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