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分为哪七编

民法典共分为七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这七编构成了一套覆盖民事关系全领域的法典体系,‌首次独立设立人格权编‌是最大亮点,强化了对人身权利的保护,同时整合原有民事单行法的内容,构建了逻辑严密的规范框架。

总则编‌是民法典的基础部分,明确了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规则,确立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如平等、自愿、公平等。‌物权编‌调整物的归属与利用关系,涵盖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明确不动产登记、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等民生热点问题。‌合同编‌规范交易秩序,详细规定合同订立、履行、违约责任等,并新增典型合同类型(如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适应现代经济需求。

人格权编‌独立成编是民法典的重要创新,系统保护生命权、隐私权、名誉权等基本人格权益,特别强调禁止性骚扰、规范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婚姻家庭编‌整合婚姻法、收养法内容,完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离婚冷静期等制度,体现对家庭关系的法律保障。‌继承编‌调整遗产分配规则,扩大遗产范围,增设遗嘱信托、打印遗嘱等新形式,平衡遗嘱自由与继承人权益。‌侵权责任编‌明确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细化责任认定标准,新增网络侵权、高空抛物等社会关切问题的处理规则。

这七编以“保障权利”为主线,形成从出生到死亡、从财产到人格的全面保护体系,既是公民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社会运行的规则蓝本。了解各编核心内容,有助于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民事活动有序开展。

本文《民法典分为哪七编》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34083.html

相关推荐

民法典的编纂采取几步战略

两步走 民法典的编纂采取“两步走”战略,具体分为以下阶段: 一、第一步:制定民法总则 时间节点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以1986年民法通则为基础,形成民法总则草案。 核心目标 完成民法典总则的编纂,奠定整个民法典体系的基础。 关键进展 2016年6月,民法总则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17年3月由全国人大通过。 二、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 时间规划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编纂分几步走

​​民法典编纂采取“两步走”战略​ ​:​​第一步制定民法总则​ ​(2017年完成),​​第二步整合各分编​ ​(2020年形成完整法典),最终构建7编1260条的体系化民事法律体系。这一过程历时5年,凝聚了66年立法探索经验,开创了新中国法典化立法的先河。 ​​第一步:民法总则奠定基础​ ​ 以1986年《民法通则 》为蓝本,2016年启动审议,2017年3月通过并实施。总则提炼民事通用规则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何时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日期 颁布时间 :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实施日期 :2021年1月1日。 民法典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民法典的意义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何时开始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是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涵盖7编1260条,​​从胎儿权益到遗产继承全程覆盖​ ​,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进入法典化时代,​​同步废止婚姻法、继承法等9部单行法​ ​,实现民事领域立法“大一统”。 ​​立法进程与时间节点​ ​ 2020年5月28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施行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这一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民事权利保护进入全新阶段,为公民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 民法典施行的重要意义 统一法律体系 :民法典整合了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物权法等多部单行法,形成了一部系统化的法律文件,简化了法律适用,提高了法律效率。 强化权利保护 :民法典明确了公民在生命健康、财产权益、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权利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典法什么时候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是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事权利保护进入新时代。​​关键亮点​ ​包括:取代9部单行民事法律、涵盖7编1260条、贯穿“平等自愿”“诚信绿色”等基本原则,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施行时间与背景​ ​ 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但为保障法律衔接与公众认知

2025-05-15 资格考试

第一部民法典什么时候颁布

我国第一部民法典的颁布时间及相关信息如下: 颁布时间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民法典为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标志着民事立法起步。 1929-1931年国民党政府曾颁布《中华民国民法典》,但新中国成立后废止。 法律意义 该法典系统规范了个人与法人间的民事关系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属于哪类书籍

​​《民法典 》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典,属于实体法、私法、普通法类别,涵盖民事活动的全方位规范,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 其核心价值在于系统整合民事法律关系,以7编1260条的体量构建了从出生到死亡的权利保障体系,突出平等、自愿、诚信等原则,并创新性将人格权独立成编。 ​​法律属性定位​ ​ 民法典是调整平等主体间人身与财产关系的实体法,区别于程序法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属于什么

民法典属于民事法律规范的法典化形式,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律。 定义与性质 :民法典是系统整合、编订修订的民事法律规范的集大成者,它以法典的形式全面确认和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其性质属于私法范畴,强调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 内容与结构 :民法典的内容涵盖了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属于什么法系

民法典属于大陆法系(民法法系),具体分析如下: 法系归属 中国法律体系属于大陆法系,民法典作为该法系的核心法律,以成文法为基础,强调法律条文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大陆法系以罗马法为渊源,以《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为代表,中国通过借鉴德国、日本等成文法国家的法律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陆法系。 法律体系地位 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的编撰是谁

民法典的编撰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牵头,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五家单位共同完成的。 民法典的编纂经历了多次尝试与努力。1954年首次启动编纂工作,但因当时条件不成熟而未能完成。随后,1962年和1979年又分别尝试编纂,但同样未取得最终成果。直到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但仍决定继续分阶段制定单行法。2015年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经历了几次编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纂历程共经历了 五次启动 ,最终于2021年1月1日通过实施。具体编纂过程如下: 第一次启动(1954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起草民法典草案,包含总则、物权、合同等七编,共1260条。但因历史原因未能完成。 第二次启动(1962年) 再次提上立法议程,完成草案试拟稿(262条),涵盖总则、物权、财产流转等核心内容,但同样未获通过。 第三次启动(1979年)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分为几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共分为7编,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和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总计1260条​ ​。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以​​民商合一​ ​的体例创新、​​人格权独立成编​ ​的立法突破,系统覆盖了从财产权到人身权的民事关系,成为新时代公民权利的基石性保障。 ​​总则编​ ​:确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如平等、诚信、绿色原则,并规范主体资格、民事权利等基础性规则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的编纂分几步走

两步走 民法典的编纂工作确实采取了“两步走”的工作思路,具体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步:编纂民法典总则编 制定总则编 201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民法总则编的起草工作,2017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工作特点 总则编作为民法典的总纲,重新确立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具有统领性、基础性作用。 第二步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草案的编纂过程

​​民法典草案的编纂过程是中国立法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系统性工程之一,其核心亮点包括“两步走”战略、10次公开征求意见吸纳102万条建议、七编1260条的超大规模体系化整合,以及人格权独立成编等重大创新。​ ​ ​​“两步走”战略奠定基础​ ​ 编纂工作采取先制定民法总则、再整合分编的递进式路径。2016年民法总则草案首次审议,2017年通过后完成第一步;2018年启动分编草案审议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的编纂历程

‌民法典的编纂历程是中国立法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系统性工程,其核心亮点在于凝聚了 ‌ ‌70余年法治实践经验 ‌ ‌、 ‌ ‌整合了9部单行法律 ‌ ‌、 ‌ ‌开创了“法典化”立法先河 ‌ ‌,最终形成覆盖公民全生命周期的民事权利保障体系。 ‌ 新中国成立后,民法典的起草工作于‌1954年首次启动 ‌,但因历史原因中断;1962年重启后完成草案,仍未能落地。改革开放后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演变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历经多次立法尝试与修订,最终于2020年5月28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一、早期立法尝试 自1954年起,我国开始进行民法典的编纂工作。这一时期,共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民事立法尝试:1954—1958年、1962—1964年以及1979—1982年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摘录十条

​​《民法典 》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以10条核心条文为切入点,提炼出民事权利保护、交易公平、家庭和谐等关键亮点,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 ​ ​​人格权全面保障​ ​:明确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等不可侵犯,禁止性骚扰,单位需建立防治机制。 ​​财产权平等保护​ ​:物权编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业主共有部分收益归集体所有。 ​​合同自由与诚信​ ​:电子合同提交订单即成立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哪一年启动编纂

中国民法典的编纂工作于 2014年正式启动 ,具体历程如下: 首次提出编纂目标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目标。 启动编纂工作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正式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分为两步推进: 第一步制定民法总则(2017年3月通过);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有多少编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由​​7编​ ​和​​附则​ ​构成,总计​​1260条​ ​,涵盖民事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核心亮点包括:​​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创新性​ ​、​​居住权制度首次入法​ ​、​​离婚冷静期等民生热点条款​ ​,以及贯穿全篇的​​绿色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总则编​ ​:确立民事活动基本原则,如平等、自愿、诚信等,并明确胎儿权利保护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