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状立案常见问题集中在材料准备、管辖法院选择、诉讼时效和费用计算等环节。关键点包括:①诉状格式需包含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等必备要素;②法院管辖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但有例外;③普通民事案件诉讼时效为3年;④诉讼费按标的额比例分段累计缴纳。
分点解答常见问题:
- 材料不全被退回
- 需准备:起诉状原件(被告人数+2份)、身份证明、证据清单及复印件、管辖依据材料(如合同约定管辖条款)
- 特别提示:劳动争议案件需先提交仲裁不予受理通知书
- 管辖法院选错
- 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 合同纠纷可在履行地法院起诉
- 不动产纠纷专属不动产所在地法院
- 多个法院有管辖权时可任选其一
- 时效超期风险
- 自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算
- 中断情形包括:起诉、主张权利、对方同意履行
- 最长保护期20年(自侵害发生之日)
- 费用计算误区
- 财产案件:1万元以下交50元,超1-10万部分按2.5%缴纳
- 非财产案件:离婚案交50-300元,人格权案交100-500元
- 可申请缓减免交情形: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或确有经济困难
立案后应注意:收到缴费通知7日内完成交费,否则按撤诉处理;可现场立案或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提交电子材料;复杂案件建议提前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