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图揭示了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心理社会成长规律,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和危机,成功解决危机才能获得健康人格。
-
婴儿期(0-1.5岁)——信任vs不信任
婴儿通过照顾者的回应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感,若需求未被满足,可能形成不安全感。 -
幼儿期(1.5-3岁)——自主vs羞怯怀疑
孩子开始探索自主能力,如独立行走、如厕训练,过度控制可能导致羞怯或自我怀疑。 -
学龄初期(3-5岁)——主动vs内疚
儿童通过游戏和想象发展主动性,若被过度批评,可能产生内疚感。 -
学龄期(6-12岁)——勤奋vs自卑
学习和社会比较成为核心,成功体验培养勤奋感,反复失败易导致自卑。 -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
青少年探索身份认同,未能整合自我可能陷入角色混乱或盲目追随他人。 -
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vs孤独
建立亲密关系是关键,回避情感联结可能导致孤独感。 -
成年中期(40-65岁)——繁衍vs停滞
通过养育后代或贡献社会获得意义感,过度自我关注会陷入停滞。 -
老年期(65岁以上)——完善vs绝望
回顾一生时,接纳过去的人感到圆满,未能整合经历者可能陷入悔恨。
理解这些阶段有助于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并在不同人生阶段采取积极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