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急救知识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掌握基础急救技能能有效降低事故伤亡率,为专业医疗救援争取黄金时间。 以下是工地常见伤害的应对要点和预防措施:
-
心肺复苏(CPR)与AED使用:若发现伤员无意识、无呼吸,立即启动CPR(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循环),并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注意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
止血与伤口处理:
- 直接压迫法:用干净纱布紧压伤口止血,抬高受伤部位。
- 止血带使用:仅限四肢大出血,记录使用时间(每30分钟松解1次)。
- 烧伤烫伤: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分钟,避免冰敷或涂抹药膏。
-
骨折与跌落伤应对:
- 固定伤肢避免移动,用夹板或硬纸板支撑,冰敷减轻肿胀。
- 高处坠落伤员勿随意搬运,优先检查脊柱是否受损。
-
急救设备与培训:
- 工地需配备急救箱(含止血带、消毒敷料、冰袋等),每月检查物资有效期。
- 定期组织急救演练,确保员工掌握CPR、AED操作及应急预案流程。
-
预防优先原则:
- 强制佩戴安全帽、防滑鞋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网和警示标识。
- 高温作业时提供阴凉休息区,预防中暑;化学品操作需配备护目镜和手套。
提示:急救措施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救治,施救后务必联系120并持续观察伤员状态。建议每半年复训急救技能,更新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