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后的公司规定主要涉及工作交接、手续办理、权益保障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工作交接要求
-
书面交接义务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员工需在30日内完成书面工作交接,包括职责说明、项目进展、重要文件等,并配合办理审计等特殊岗位的脱密期。
-
交接流程规范
-
提交书面申请并获批准后,归还公司财物(如设备、资料)、办理财务结算(工资、奖金、社保)。
-
交接报告需明确待办事项,确保业务连续性。
-
二、手续办理流程
-
离职证明与档案管理
用人单位需在离职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档案归档,并提供离职证明,员工需配合办理社保、公积金转移等手续。
-
财产与证件回收
员工需归还公司财产(办公设备、文件)、归还借用的公款,并办理退房手续。
三、权益保障措施
-
经济补偿与福利结算
-
正式员工离职后,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最多不超过12个月。
-
结算工资、奖金、年假等需在离职后30日内完成。
-
-
保密与知识产权保护
离职员工需签署保密协议,禁止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公司可检查其设备确保数据安全。
四、特殊情况处理
-
协商解除或违纪辞退 :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且需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如医疗期满、不胜任工作等)。
-
自动离职限制 :员工未经批准擅自离职可能面临法律责任,但公司不得因此克扣工资或报复。
总结 :公司需依法依规办理离职手续,保障员工权益的同时维护企业正常运营。若员工拒绝交接或存在争议,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