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补偿流程的核心在于依法推进、保障权益,主要分为申请许可、评估协商、协议签订、争议处理四个阶段。其中,补偿方式可选择货币或产权调换,评估需由专业机构参与,争议可申请行政裁决或司法诉讼。以下是具体流程解析:
-
前期准备与许可申请
拆迁单位需提交建设项目批文、规划许可证等材料,经审核后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主管部门发布《拆迁通告》,启动流程。评估机构由被拆迁人投票选定,入户调查房屋状况并公示结果,确保透明性。 -
补偿协商与协议签订
被拆迁人根据评估报告与拆迁方协商,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签订协议后,需在规定期限内腾房并领取补偿款。此阶段若达成一致,可避免后续争议。 -
争议解决与强制措施
若协商失败,可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裁决,对结果不服可在3个月内起诉。诉讼期间,若已提供补偿或安置房,拆迁程序不中止。强制拆迁前需公证证据保全,确保程序合法。 -
法律依据与权益保障
流程严格遵循《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条例》,要求评估价不低于类似房产市价,被拆迁人有权申请复核或专家鉴定。调查结果需公示,保障知情权。
提示: 被拆迁人应留存沟通记录,及时复核评估报告,遇争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均需符合法规,确保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