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为1937年诞生的陕北公学,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等阶段,1950年正式命名组建。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培养目标从“革命的先锋队”到“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始终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精神。红色基因深厚,***、***等领导人多次关怀指导,2022年***总书记考察时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 历史沿革:从陕北公学的抗日烽火中起步,***曾评价“有陕公,中国就不会亡”。1949年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开学典礼上***称其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起点”。1978年复校后快速发展,成为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 办学特色: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导,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全国顶尖。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参与新中国宪法、民法典等重大立法研究,贡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等标志性成果。
- 社会贡献:培养39万余名毕业生,包括新中国首位法学博士、首位外国留学生博士等。与63个国家316所高校合作,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等国际平台,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频共振。其历史是中国***探索新型高等教育的成功实践,未来将继续以“人民满意、世界一流”为目标,为强国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