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对坏账准备的规定

税法规定企业可按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税前扣除,但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 ‌①必须真实发生且已核销‌ ‌②符合《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要求‌ ‌③需留存完整证明材料备查‌。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除金融、小额**等特殊行业外)一般不得税前扣除,仅在实际发生损失时方可申报。

分点解析税法具体规定:

  1. 扣除原则
    采用"实际发生制",企业需提供债务方破产、注销、死亡等法律文件,或催收记录、法院判决书等证明债权确实无法收回。预估的坏账准备金(如按账龄计提)不得税前扣除。

  2. 特殊行业例外
    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可按监管部门规定比例税前扣除**损失准备;小额**公司参照金融机构政策执行,但需省级税务机关备案。

  3. 材料留存要求
    必须保存债务合同、催收凭证、对方财务状况证明等资料。若采用清单申报方式,每年汇算清缴时需填报《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4. 关联交易限制
    关联方之间的坏账损失,需提供独立第三方证明材料(如法院文书、仲裁结果),否则税务机关有权核定调整。

总结提示:‌ 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坏账核销流程,区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避免因资料不全导致纳税调整风险。金融类企业需特别注意行业特殊政策的适用条件。

本文《税法对坏账准备的规定》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05077.html

相关推荐

坏账税前扣除最新规定

根据最新政策,企业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需满足以下核心条件,具体如下: 一、核心扣除条件 实际发生原则 企业需提供法律文书、破产清算证明等客观证据,证明损失真实发生且与收入相关。 逾期时间要求 3年以上逾期 :无论金额大小均可扣除。 - 1年以上+单笔≤5万或≤年度收入0.01% :需同时满足金额和逾期时间条件。 会计处理规范 仅在实际确认坏账时(如法院判决、破产清算)可扣除,仅计提准备金无效。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收回企业所得税怎么处理

坏账收回在企业所得税处理中需根据前期税前扣除情况分两种情况处理,具体如下: 一、已税前扣除的坏账收回 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实际收回金额)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回金额) 贷:应收账款 税务处理 收回部分需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作为收入申报。 若前期已按规定留存备查资料,可直接在汇算清缴时调整,无需修改申报。 二、未税前扣除的坏账收回 会计处理 同上述已税前扣除的账务处理流程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多久可以销账处理

坏账销账处理的时间因主体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一、企业坏账核销时间 核销条件 企业需确认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如债务人破产、长期拖欠等),并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坏账确认条件,经管理层批准后方可核销。 操作流程 清查核实 :全面评估债务人的还款能力,收集相关证据; 内部审批 :通过财务审核、管理层批准等流程; 账务处理 :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冲销账面余额。 法规与政策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可以税前扣除吗

坏账损失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并履行相应程序。以下是详细说明: 1. 坏账损失的定义 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而造成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无法收回的损失。企业需在会计上确认该损失,并符合税法规定,方可申请税前扣除。 2. 税前扣除的条件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和《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需满足以下条件: 时间要求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基本账务处理

​​坏账损失的基本账务处理需遵循会计准则,核心包括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实际损失和后续核销或收回操作​ ​。企业通常采用备抵法或直接转销法,前者通过“坏账准备”科目预提风险,后者在损失发生时直接冲减应收款项。​​关键点在于及时性、合规性和对财务数据的真实反映​ ​。 ​​计提坏账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需评估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按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为借记“信用减值损失”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纳税调整怎么填

​​坏账损失纳税调整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分别处理,核心操作是:会计计提的坏账准备需全额纳税调增,实际核销的坏账损失通过专项表格调减,并附证明材料。​ ​ ​​区分会计与税务处理​ ​ 会计上采用备抵法时,计提的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但税法仅允许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税前扣除。年度申报需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第33行“资产减值准备金”中全额调增计提金额,主表同步体现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计入什么科目

信用减值损失 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需根据不同阶段计入不同科目,具体如下: 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根据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评估,按比例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记“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贷记“坏账准备”。 确认坏账损失 当确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需冲减坏账准备并注销应收账款,会计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已转销坏账的收回 若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后续收回,需恢复相关科目: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和坏账成本一样吗

不一样 坏账损失和坏账成本在概念和性质上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一、核心区别 定义不同 坏账成本 :指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产生的总损失,包括拒付成本、现金折损、延期支付成本等,属于企业运营中的常规成本。 - 坏账损失 :特指实际发生的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金额,属于偶发性的财务支出。 性质差异 坏账成本 :属于变动成本,与应收账款余额成正比,通过计提坏账准备进行核算。 - 坏账损失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的所得税处理

坏账损失的所得税处理需根据企业会计政策、税法规定及实际情况分情况处理,具体如下: 一、基本处理原则 税前扣除依据 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如债务人破产、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等符合规定的情况),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会计政策影响 未计提坏账准备 :直接在当期损益列支,符合税前扣除条件的无需调整,不符合的需纳税调增。 已计提坏账准备 :需对当年计提的坏账准备(贷方发生额)进行纳税调增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的处理方法

坏账损失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 备抵法 和 直接转销法 两种,具体操作如下: 一、备抵法(主流方法) 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根据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评估,按比例或金额预先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时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确认坏账损失 当确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将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二、直接转销法(简化处理) 仅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处理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税前扣除的条件

​​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需满足法定条件并提供合法证据​ ​,包括债务人破产、死亡或逾期3年以上等情形,且需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并留存专项报告备查。以下是具体要点: ​​债务人主体资格灭失​ ​:若债务人依法破产、关闭、死亡或失踪,且其财产不足清偿债务,可凭法院公告、工商注销证明或公安机关证明等材料确认损失。 ​​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 ​:需有确凿证据证明债务人无力偿还(如法院终止执行文书)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的认定标准

坏账损失的认定标准需结合法律、财务及会计规定,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核心条件: 一、法律程序确认 破产清算 :债务人被宣告破产或撤销,清算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剩余部分确认为坏账。 死亡/失踪 :债务人死亡或失踪且无继承人/财产清偿能力时,相关债务确认为坏账。 诉讼/仲裁失败 :涉诉应收款项败诉或胜诉但无法执行时,依据法院/仲裁文书确认坏账。 二、时间与行为标准 逾期未还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准备允许税前扣除吗

坏账准备是否允许税前扣除需分情况讨论,具体如下: 一、一般情况不可税前扣除 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通常不得直接在税前扣除,但经税务机关批准的坏账准备金除外。 二、允许税前扣除的条件 真实性与关联性 坏账损失需为真实发生且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需提供客观可验证的证据(如法律文书、会计凭证等)。 债务人情况 债务人依法破产、注销或死亡,且清算/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 逾期未清偿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准备企业所得税怎么处理

纳税调增 关于坏账准备在企业所得税中的处理,需结合会计核算和税法规定综合分析,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一、坏账准备的计提 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应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quad 贷:坏账准备$$ 计提时需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税务处理 税法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计提的坏账准备需进行纳税调增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的税务处理

坏账损失的所得税处理需根据企业会计政策、税法规定及实际情况分情况处理,具体如下: 一、基本处理原则 税前扣除依据 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如债务人破产、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等符合规定的情况),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会计政策影响 未计提坏账准备 :直接在当期损益列支,符合税前扣除条件的无需调整,不符合的需纳税调增。 - 已计提坏账准备 :需对当年计提的坏账准备(贷方发生额)进行纳税调增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准备纳税调整填哪里

​​坏账准备的纳税调整需根据会计与税法差异,分别填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和《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整明细表》(A105090)。关键调整规则为:会计计提超过税法5‰限额的部分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实际核销的坏账损失符合条件时可调减,已核销坏账收回则需调增当期收入。​ ​ ​​调整表格定位​ ​ ​​《A105000表》​ ​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准备最新政策

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坏账准备政策主要围绕会计准则、计提标准、信息披露及税务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具体要点如下: 一、核心政策调整 会计准则更新 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替代传统「已发生损失」模型,要求企业在初始确认应收账款时评估未来信用风险,并结合历史数据、客户信用状况等因素合理估计损失。 计提比例与方法 动态调整 :计提比例根据行业特性、企业规模、客户信用等级及逾期情况动态调整

2025-05-17 学历考试

应收账款坏账税务规定

应收账款坏账的税务规定主要依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具体如下: 一、税前扣除条件 账龄要求 3年以上账龄 :企业逾期3年以上且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应收款项,可税前扣除。 1年以上且金额达标 :逾期1年以上,单笔不超过5万元或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若会计上已处理损失,也可扣除。 实际发生损失 坏账需真实发生且与生产经营相关,如债务人破产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税法认可吗

坏账在税法上可以扣除,但需满足特定条件。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税法认可坏账扣除的基本条件 时间要求 逾期时长 :单笔金额不超过5万元或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且逾期超过1年; 特殊规定 :逾期超过3年的坏账,无论金额大小均可税前扣除。 实际发生原则 税法仅认可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不承认会计上提前计提的坏账准备。 二、具体操作要点 证据要求 需提供债务人破产、死亡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计入管理费用还是营业外支出

坏账损失通常计入营业外支出 ,而不是管理费用。以下是详细说明: 1. 坏账的定义及处理方式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可能因债务人破产、死亡或无力偿还等原因形成。处理坏账的方式包括直接转销法和计提坏账准备两种。 直接转销法 :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应收账款。此方法适用于小企业或非上市公司。 计提坏账准备法 :企业预先根据历史经验和债务人信用状况计提坏账准备

2025-05-17 学历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