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损失纳税调整怎么填

​坏账损失纳税调整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分别处理,核心操作是:会计计提的坏账准备需全额纳税调增,实际核销的坏账损失通过专项表格调减,并附证明材料。​

  1. ​区分会计与税务处理​
    会计上采用备抵法时,计提的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但税法仅允许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税前扣除。年度申报需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第33行“资产减值准备金”中全额调增计提金额,主表同步体现。

  2. ​填报核销的坏账损失​
    实际核销的坏账需填写《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整明细表》(A105090),在“应收及预付款项坏账损失”栏填报核销金额,系统自动生成调减额。若采用直接冲销法,超额核销部分需在附表四中调增。

  3. ​备查材料要求​
    需留存债务人破产、吊销等证明文件,以及债权真实性说明。税务机关可能要求补充公证或第三方鉴证,尤其是大额损失。

​提示:​​ 更正往期申报需同步调整关联表格,避免主表与附表数据矛盾。建议借助税务软件或专业机构审核,确保合规性。

本文《坏账损失纳税调整怎么填》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05059.html

相关推荐

坏账损失计入什么科目

信用减值损失 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需根据不同阶段计入不同科目,具体如下: 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根据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评估,按比例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记“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贷记“坏账准备”。 确认坏账损失 当确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需冲减坏账准备并注销应收账款,会计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已转销坏账的收回 若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后续收回,需恢复相关科目: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和坏账成本一样吗

不一样 坏账损失和坏账成本在概念和性质上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一、核心区别 定义不同 坏账成本 :指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产生的总损失,包括拒付成本、现金折损、延期支付成本等,属于企业运营中的常规成本。 - 坏账损失 :特指实际发生的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金额,属于偶发性的财务支出。 性质差异 坏账成本 :属于变动成本,与应收账款余额成正比,通过计提坏账准备进行核算。 - 坏账损失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的所得税处理

坏账损失的所得税处理需根据企业会计政策、税法规定及实际情况分情况处理,具体如下: 一、基本处理原则 税前扣除依据 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如债务人破产、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等符合规定的情况),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会计政策影响 未计提坏账准备 :直接在当期损益列支,符合税前扣除条件的无需调整,不符合的需纳税调增。 已计提坏账准备 :需对当年计提的坏账准备(贷方发生额)进行纳税调增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的处理方法

坏账损失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 备抵法 和 直接转销法 两种,具体操作如下: 一、备抵法(主流方法) 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根据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评估,按比例或金额预先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时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确认坏账损失 当确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将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二、直接转销法(简化处理) 仅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处理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可以退增值税吗

‌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在符合税法规定条件下可以申请退还已缴纳的增值税 ‌,但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一是坏账已按会计准则确认为损失并完成会计处理;二是相关销售收入已依法申报缴纳增值税;三是提供法院破产裁定、工商注销证明等法定证明材料。 关键要点解析 ‌政策依据 ‌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财税相关文件,因债务人破产、关闭等不可抗力导致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纳税人可凭证明材料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能否在所得税前扣除

坏账损失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以下是详细说明: 1. 坏账损失的定义 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而造成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无法收回的损失。这类损失可以包括**类债权外的应收款项、因债务人破产、死亡、失踪或因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 2. 税前扣除的条件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规定,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需满足以下条件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汇算清缴要调增吗

需要调增 关于坏账损失在汇算清缴时是否需要纳税调增的问题,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坏账损失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 实际发生原则 坏账损失需在实际发生时才能税前扣除。企业仅能在实际确认损失且取得相关证据(如法院判决、债务人的财产清算文件等)后,将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禁止扣除项目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包括未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企业所得税调增吗

需要调增 关于坏账损失在企业所得税汇算中的处理,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纳税调增,具体规则如下: 一、未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 会计处理 企业按谨慎性原则计提坏账准备时,需计入当期损益(如信用减值损失科目),减少会计利润。 税务处理 税法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会计上计提但未实际发生的坏账准备需在汇算清缴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二、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 核销处理 会计处理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需要调整企业所得税吗

需要 坏账是否需要调整企业所得税需分情况讨论,具体如下: 一、坏账准备计提阶段 不可税前扣除 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属于会计处理范畴,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及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需进行纳税调整。 二、实际坏账发生阶段 允许税前扣除 当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可将该金额作为税前费用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吗

不计入 坏账损失 不计入营业外收入 ,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会计处理。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方式 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根据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按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实际发生坏账时 债务无法收回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冲减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 二、坏账损失与营业外收入/支出的区别 营业外收入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基本账务处理

​​坏账损失的基本账务处理需遵循会计准则,核心包括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实际损失和后续核销或收回操作​ ​。企业通常采用备抵法或直接转销法,前者通过“坏账准备”科目预提风险,后者在损失发生时直接冲减应收款项。​​关键点在于及时性、合规性和对财务数据的真实反映​ ​。 ​​计提坏账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需评估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按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为借记“信用减值损失”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可以税前扣除吗

坏账损失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并履行相应程序。以下是详细说明: 1. 坏账损失的定义 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而造成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无法收回的损失。企业需在会计上确认该损失,并符合税法规定,方可申请税前扣除。 2. 税前扣除的条件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和《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需满足以下条件: 时间要求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多久可以销账处理

坏账销账处理的时间因主体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一、企业坏账核销时间 核销条件 企业需确认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如债务人破产、长期拖欠等),并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坏账确认条件,经管理层批准后方可核销。 操作流程 清查核实 :全面评估债务人的还款能力,收集相关证据; 内部审批 :通过财务审核、管理层批准等流程; 账务处理 :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冲销账面余额。 法规与政策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收回企业所得税怎么处理

坏账收回在企业所得税处理中需根据前期税前扣除情况分两种情况处理,具体如下: 一、已税前扣除的坏账收回 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实际收回金额)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回金额) 贷:应收账款 税务处理 收回部分需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作为收入申报。 若前期已按规定留存备查资料,可直接在汇算清缴时调整,无需修改申报。 二、未税前扣除的坏账收回 会计处理 同上述已税前扣除的账务处理流程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税前扣除最新规定

根据最新政策,企业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需满足以下核心条件,具体如下: 一、核心扣除条件 实际发生原则 企业需提供法律文书、破产清算证明等客观证据,证明损失真实发生且与收入相关。 逾期时间要求 3年以上逾期 :无论金额大小均可扣除。 - 1年以上+单笔≤5万或≤年度收入0.01% :需同时满足金额和逾期时间条件。 会计处理规范 仅在实际确认坏账时(如法院判决、破产清算)可扣除,仅计提准备金无效。

2025-05-17 学历考试

税法对坏账准备的规定

‌税法规定企业可按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税前扣除,但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 ‌ ‌①必须真实发生且已核销 ‌ ‌②符合《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要求 ‌ ‌③需留存完整证明材料备查 ‌。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除金融、小额**等特殊行业外)一般不得税前扣除,仅在实际发生损失时方可申报。 ‌分点解析税法具体规定: ‌ ‌扣除原则 ‌ 采用"实际发生制",企业需提供债务方破产、注销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税前扣除的条件

​​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需满足法定条件并提供合法证据​ ​,包括债务人破产、死亡或逾期3年以上等情形,且需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并留存专项报告备查。以下是具体要点: ​​债务人主体资格灭失​ ​:若债务人依法破产、关闭、死亡或失踪,且其财产不足清偿债务,可凭法院公告、工商注销证明或公安机关证明等材料确认损失。 ​​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 ​:需有确凿证据证明债务人无力偿还(如法院终止执行文书)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损失的认定标准

坏账损失的认定标准需结合法律、财务及会计规定,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核心条件: 一、法律程序确认 破产清算 :债务人被宣告破产或撤销,清算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剩余部分确认为坏账。 死亡/失踪 :债务人死亡或失踪且无继承人/财产清偿能力时,相关债务确认为坏账。 诉讼/仲裁失败 :涉诉应收款项败诉或胜诉但无法执行时,依据法院/仲裁文书确认坏账。 二、时间与行为标准 逾期未还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准备允许税前扣除吗

坏账准备是否允许税前扣除需分情况讨论,具体如下: 一、一般情况不可税前扣除 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通常不得直接在税前扣除,但经税务机关批准的坏账准备金除外。 二、允许税前扣除的条件 真实性与关联性 坏账损失需为真实发生且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需提供客观可验证的证据(如法律文书、会计凭证等)。 债务人情况 债务人依法破产、注销或死亡,且清算/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 逾期未清偿

2025-05-17 学历考试

坏账准备企业所得税怎么处理

纳税调增 关于坏账准备在企业所得税中的处理,需结合会计核算和税法规定综合分析,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一、坏账准备的计提 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应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quad 贷:坏账准备$$ 计提时需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税务处理 税法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计提的坏账准备需进行纳税调增

2025-05-17 学历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