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改革后,领取条件主要围绕年龄、缴费年限和资格认证三大核心要素变化: 男性逐步延迟至63岁退休,女性分群体延至55-58岁;缴费年限从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1976年后出生者需缴满20年;新增“人脸识别+实地核查”双认证机制。以下是具体要点:
-
年龄门槛动态调整
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4个月延迟1个月,15年内逐步延至63周岁;原50岁/55岁女职工分别延至55岁/58周岁。弹性政策允许提前或延后3年退休,但不得低于原法定年龄(男60岁/女50-55岁)。 -
缴费年限阶梯式提高
1965年前出生者仍按15年执行,1966-1975年需满18年,1976年后需满20年。补缴政策收紧:2025年起仅允许补缴中断部分(最长5年),费用按当前基数加8%年利息计算。 -
资格认证严格化
每年需完成2次线上人脸认证(“掌上12333”APP),10%退休人员随机接受社区核查。逾期未认证将暂停发放,累计2次逾期需现场说明。 -
发放方式统一化
2025年起全面通过社保卡金融账户发放,需提前激活金融功能。特殊情形(如军龄)可折算视同缴费年限,需提供《退伍证》等证明。
提示:建议立即核查个人缴费记录,优先通过电子社保卡或国家社保平台测算退休年龄。弹性退休需提前1个月书面申请,延迟退休可增加养老金计发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