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2018年15号文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是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文件,主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 亮点包括:统一会计科目、引入权责发生制、构建"双基础双报告"模式,适用于2019年1月1日起全国行政事业单位执行。
主要内容分点解析:
-
统一会计制度
打破以往分行业、分领域的会计制度差异,首次实现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科目、报表格式的全口径统一,简化核算流程。 -
"双基础"核算模式
- 预算会计:保留收付实现制,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科目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等。
- 财务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全面核算资产负债和成本费用,新增"应收账款""折旧费用"等企业常用科目。
-
"双报告"体系
要求单位同步编制决算报告(反映预算执行结果)和财务报告(披露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提升财政透明度。 -
新增重要科目
- 资产类:明确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等资产的确认标准。
- 负债类:新增"预计负债"科目,要求计提养老金等长期应付项目。
-
信息化配套要求
强调会计信息系统升级,支持平行记账(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同步录入),确保数据衔接。
提示: 该文件推动政府会计从"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转向"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并重",为绩效管理、债务风险防控提供数据支撑,单位需重点关注科目转换和系统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