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难点主要集中在新旧准则衔接的复杂性、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争议、递延所得税核算的准确性,以及企业内控与人员专业素养的不足。以下是具体分析:
-
新旧准则衔接的实务挑战
首次执行新准则时,企业需重新调整会计科目与报表项目,例如将专项应付款中的预留费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或重新划分金融资产类别。部分企业因缺乏统一标准(如内退人员补偿的预计方法)导致集团内部口径混乱,影响数据可比性。商誉减值测试、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等需依赖专业判断,易出现计量偏差。 -
金融工具分类与公允价值争议
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企业严格划分金融资产类别(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但实际操作中因市场活跃度不足或估值技术差异,公允价值的确认常引发争议。例如,部分企业因缺乏书面依据或主观调整分类,导致报表信息失真。 -
递延所得税核算的复杂性
新准则下递延所得税需区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但企业常忽略可抵扣亏损的统计,或错误确认不符合条件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政策与税法差异的调整工作量大幅增加,对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
内控缺陷与执行阻力
部分企业管理层对准则认知不足,沿用旧制度导致冲突;财务人员培训滞后,难以适应技术性要求(如收入准则中的履约义务判断)。制度环境不完善(如缺乏配套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削弱执行效力。
企业需系统性提升财务团队专业能力,结合案例学习与工具辅助(如准则解读软件),同时强化内控流程审计,确保准则落地既合规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