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和二类医疗器械是根据风险等级划分的医疗产品,一类风险最低(如手术刀、纱布等基础器械),二类风险中等(如血压计、体温计等需严格控制的器械)。 两者在管理方式、产品特性和监管要求上有显著差异,正确区分对生产、经营和使用至关重要。
一类医疗器械通常不接触人体或仅接触完整皮肤,通过常规管理即可保证安全性。例如基础外科器械(剪刀、镊子)、医用敷料(纱布、绷带)、检查手套等。这类产品实行备案制,无需生产许可,经营门槛低。
二类医疗器械因接触黏膜、创伤面或介入人体组织,需严格控制管理。典型产品包括诊断设备(血压计、心电图机)、治疗器械(针灸针、避孕套)、部分手术耗材(无菌注射器)等。其注册需省级审批,生产需符合GMP标准,经营需备案或许可。
选择或使用医疗器械时,务必通过产品编号(如“×械注准”为二类)确认类别,并遵循对应法规。动态更新的分类目录可能调整产品风险等级,建议定期核查官方最新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