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图是系统化识别、评估和消除安全隐患的标准化流程,核心包含 5大关键环节:风险识别→隐患分级→整改措施→验收闭环→持续改进。通过可视化流程图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30%以上。
分步解析流程图核心环节
-
风险识别
采用"全员参与+专业检查"模式,通过现场巡查、设备检测、员工反馈等渠道收集潜在隐患,使用LEC法(事故可能性×暴露频率×后果严重性)量化风险值。 -
隐患分级
根据风险值划分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立即停工整改)、橙色(24小时限时处理)、黄色(周计划整改)、蓝色(日常监控)。建立动态分级台账并公示。 -
整改措施
实行"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方案),红色隐患需启动应急预案,优先配置应急资金;一般隐患采用PDCA循环跟踪整改进度。 -
验收闭环
整改后由安全部门、技术专家双重复核,通过"现场确认+文件存档"双重验证。未达标项需退回整改环节重新循环。 -
持续改进
每月分析隐患数据趋势,更新风险数据库,优化检查清单。通过"培训+演练"提升员工风险预判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提示: 企业可结合行业特性定制流程图,重点确保各环节责任到人,建议每季度开展流程复盘会议优化节点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