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的七种病虫害防治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重点防控菌核病、霜霉病、根肿病、病毒病、蚜虫、菜青虫和黄曲条跳甲,结合农业措施、生物防治与科学用药,确保高产稳产。
-
菌核病
花期高发,表现为茎叶褐腐、白色菌丝及黑色菌核。防治需深沟排水、水旱轮作减少菌源,初花期喷施氟唑菌酰羟胺或咪鲜胺,盛花期二次用药阻断侵染。 -
霜霉病
叶片现黄褐斑、背面生白霉。选用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病株率超20%时喷代森锌或乙蒜素,间隔7天连喷2—3次。 -
根肿病
土传病害致根部肿大。抗病品种优先,石灰氮调土壤酸碱度,育苗消毒确保无病移栽,直播田用枯草芽孢杆菌拌种。 -
病毒病
蚜虫传播引发花叶畸形。苗期黄板诱蚜,3—6叶期喷吡虫啉或噻虫嗪,清除周边杂草减少毒源。 -
蚜虫
吸汁传播病毒。百株蚜量达500头时用金龟子绿僵菌或溴氰菊酯喷雾,花期避用新烟碱类药剂保护蜜蜂。 -
菜青虫
幼虫食叶。三龄前喷阿维菌素或高效氯氰菊酯,结合灯光诱杀成虫,清除病残叶减少虫源。 -
黄曲条跳甲
成虫啃叶、幼虫蛀根。与非十字花科轮作,播前深耕晒土,成虫期围喷鱼藤酮或噻虫嗪。
综合防控需注重轮换用药、保护天敌,花期避开蜜蜂活动期施药,结合“一促四防”技术提升抗逆性,实现绿色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