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时间为6月6日,出梅时间为7月13日,梅雨季长达38天,需重点关注江南、江淮等区域的差异及防潮准备。
-
入梅出梅的核心依据
传统历法以芒种后第一个丙日(6月6日)为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7月13日)为出梅。现代气象学则结合气温(连续5天超22℃)和降雨(≥4天)综合判定,两者结果基本吻合。 -
区域差异与动态变化
江南地区(如浙江)入梅最早(6月8日),江淮地区(如安徽)最晚(6月21日);出梅时间则从7月8日延续至7月15日。副热带高压的强弱会导致梅雨期提前或延后,例如2020年安徽出梅比常年早3天。 -
梅雨季的典型特征与影响
持续阴雨易引发洪涝,湿度超80%加速物品霉变。农谚“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提示首日降雨预示后续多雨,需提前晾晒衣被、密封存储粮食,并关注气象部门实时预警。 -
生活与健康管理建议
中午开窗通风可降低室内湿度,运动需适度避免闷热缺氧;饮食可借鉴古人“煮梅”习俗,用酸甜口味缓解湿热不适。
今年梅雨季较长且入梅偏早,建议提前检查房屋防渗、备好除湿工具,并调整作息以适应潮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