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我国法定节假日增至13天,春节、劳动节各新增1天假期,调休规则更人性化。 根据最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除夕正式纳入春节假期,劳动节延长至2天,全年法定假日总量增加2天。调休原则明确“假期前后连续工作不超过6天”,春节、国庆等长假通过调休形成8天假期,兼顾传统习俗与休假需求。
春节假期延长且固定化。调整后春节法定放假4天(除夕至初三),通过调休形成至少8天假期。例如2025年春节从1月28日(除夕)至2月4日放假,若除夕逢周五还可与周末连休9天。劳动节调休负担减轻,新增5月2日为法定假日,仅需调休1天即可形成5天假期。国庆与中秋合并放假,如2025年因两节重合,调休后形成8天长假。其他节日如元旦、清明等逢周三时不调休,仅放假1天。
调休政策更透明。除特殊情形外,法定节假日调休后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6天,避免过往“超长工作日”现象。例如2025年春节调休仅需在1月26日(周日)和2月8日(周六)补班。部分群体享有专属假期,如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等针对特定人群放假半天至1天,逢周末不补假。
少数民族节日自主安排。各少数民族地区可依据传统自行规定放假日期,体现文化多样性。全体公民假日逢周末需补假,确保休假权益不受影响。
合理规划假期可结合带薪年休假,最大化休假效益。企业需注意法定节假日加班需支付300%工资,调休不可替代加班费。建议提前收藏官方假期安排,便于统筹出行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