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常面临多重伦理困境,包括服务对象利益冲突、隐私保护与信息披露的平衡、资源分配公平性以及个人价值观与职业规范的矛盾。这些挑战直接影响服务效果和职业认同,需通过专业训练和伦理框架化解。
-
服务对象利益冲突
当案主需求与社区整体利益冲突时(如为个别家庭争取资源可能损害其他家庭权益),社会工作者需权衡“个别化”与“公平性”。例如,疫情期间优先分配物资给特定群体可能引发争议。 -
隐私保护与信息披露的边界
处理家暴或青少年犯罪案例时,保密原则可能与社会安全需求冲突。若案主自伤倾向未及时上报,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但过度披露又违背信任关系。 -
资源短缺下的分配正义
在有限的社区救助资源中,如何制定透明标准(如按经济状况或紧急程度)考验公正性。部分工作者可能因个人情感倾向产生主观偏差。 -
价值观与职业伦理的撕裂
协助性少数群体或宗教特殊需求时,若工作者个人信仰与专业要求冲突(如反对同性恋但需提供支持),易陷入道德焦虑。
社区社会工作者需定期参与伦理培训,建立案例督导机制,同时明确“案主自决优先”“最小伤害原则”等核心准则,在动态实践中寻求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