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书记讲党课每年不少于4次,这是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要求,旨在强化思想建设、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关键亮点包括:频次刚性、内容针对性、形式多样性、实效导向性。
-
频次刚性:明确每年4次的最低标准,确保理论教育常态化。季度安排可结合重大节日或政策节点,如“七一”建党节前后必讲1次,其余3次灵活覆盖全年。
-
内容针对性:党课需紧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如二十大精神)、支部实际问题或党员思想动态。避免照本宣科,可结合本地典型案例或行业特色设计主题。
-
形式多样性:传统讲授与互动研讨、实地教学、多媒体课件相结合。例如,组织红色基地参观后现场授课,或利用线上平台开展微党课。
-
实效导向性:通过课后测评、党员反馈或实践任务检验效果。比如布置“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将党课理论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举措。
坚持党课制度既能夯实支部战斗力,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体现。支部书记应提前规划年度课程序列,确保频次达标、质量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