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支部党课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这是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要求。实践中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增加频次,但需确保内容贴近农村党员实际、形式生动有吸引力,避免流于形式化。
- 制度依据:根据《中国***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党课虽未明确统一频次,但要求结合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多数农村党支部参照“三会一课”标准,按季度落实党课教育,部分结合农忙季节调整时间。
- 内容核心:党课应聚焦党的政策解读(如乡村振兴)、农业技术推广、优秀党员事迹分享等,避免空洞说教。例如,邀请农技专家讲解种植技术,既能传递政策又解决实际问题。
- 形式创新:除传统授课外,可结合田间课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线上学习(如微信群推送微党课)等方式,提升参与度。流动党员可通过录制视频补学。
- 组织要点:年初制定计划并公示,明确授课人(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先进典型等),会后收集反馈改进内容。考勤记录需规范,缺席党员需补课。
提示:农村党课质量比频次更重要,建议通过调研党员需求、整合本地资源(如合作社、乡贤)来增强实效性,同时定期向上级党委汇报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