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是驾驶人因睡眠不足、长时间连续行车或环境因素导致生理与心理机能失调,进而引发反应迟钝、操作失误甚至瞬间昏睡的危险行为。 其核心成因可归纳为睡眠剥夺、单调驾驶环境、身体状态不佳三大类,且夏季高温和高速公路行驶会显著加剧疲劳风险。
-
睡眠不足与作息紊乱
睡眠质量差或时间不足是疲劳驾驶的首要诱因。大脑未充分休息时,注意力、判断力会下降50%以上,午后14-16时及凌晨时段事故率因此激增。熬夜、失眠或睡眠环境嘈杂会进一步削弱恢复效果。 -
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
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会导致肌肉僵硬、血液循环受阻。颈部与腰部疲劳会引发疼痛,而眼睛持续聚焦则造成视觉模糊,形成“身体-感官”双重疲劳链。高速公路的单调景观更易诱发“催眠效应”。 -
车内外环境压迫
夏季高温或密闭车厢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至0.1%时,人体供氧不足会直接引发嗜睡。座椅设计不良、噪音振动、强光眩目等物理刺激会加速能量消耗。 -
个体健康与驾驶习惯
慢性疾病患者、服用镇静类药物者及饥饿状态下血糖不足的人群更易疲劳。新手司机因操作紧张导致的肌肉紧绷,也会比熟练司机快3倍出现疲劳症状。
提示: 任何提神方法都无法替代20分钟小睡。若出现频繁眨眼、忘记路线等信号,请立即驶入安全区域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