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播出的各省级文化旅游宣传用语均高度凝练地域特色,北京“北京欢迎您”传递热情,山西“晋善晋美”融合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新疆“新疆是个好地方”凸显神秘魅力。这些宣传语巧妙结合地理特点、历史符号与现代吸引力,成为各省市文旅IP的核心标识。
央视精选的省级旅游语录注重差异化表达与情感共鸣。北京以“北京欢迎您”直接传递开放态度,配合“魅力北京”强化都市吸引力;山西借“晋善晋美”双关晋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自然景致,山西古建与山川相映成趣。新疆凭借“新疆是个好地方”强化地域符号认知,配合“传奇丝路、大美新疆”凸显历史纽带作用。黑龙江以“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直击冰雪资源,云南“七彩云南,旅游天堂”串联民族多样性与自然美景。
宣传语设计多采用地域核心符号强化认知。天津“天天乐道,津津有味”以方言韵律强化生活气息,四川“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融入世界遗产三星堆、九寨沟与大熊猫IP;江苏“水韵江苏”呼应江南水乡特质,吉林“白山松水”提炼长白山与松花江标志性景观。部分口号通过谐音强化记忆点,如“乐游辽宁,不虚此行”兼具功能性与情感引导。
文旅宣传语的提炼需平衡文化深度与传播效率。安徽“美好安徽,迎客天下”涵盖人文传统与开放姿态,福建“福往福来”双关地名与祝福;广东“活力广东,欢乐祥和”突出现代都市氛围,湖北“灵秀湖北”直指山水人文特质。重庆“大山大水不夜城”凝练山城地貌特色,陕西“山水人文,大美陕西”串联秦岭、敦煌等历史遗存。多数口号通过高频单字(如“美、善、福”)强化情感锚点,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
文旅宣传语的传播效果依赖多维场景渗透。央视通过新闻联播窗口增强权威背书,配合地方春晚、纪录片植入强化在地化联想,如江西“江西风景独好”嵌入红色文旅IP。各地配套开发主题宣传片、吉祥物设计等立体传播矩阵,关键在于将口号转化为可体验的文旅产品,例如贵州借“多彩贵州”孵化苗寨实景演出,新疆依托“传奇丝路”开发沙漠探险项目,形成口号与资源的深度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