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及国家发展目标,通常以“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为主线,结合政治路线、斗争目标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期。
-
政治路线与斗争目标:***在1942年提出以“斗争目标、打击对象、党的政治路线”作为分期依据,如大革命时期(1925—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等。这一标准强调党在不同阶段的战略任务,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救国”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富国”。
-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则聚焦于经济体制改革与现代化。矛盾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发展,划分节点如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和十八大(2012)。
-
国家发展目标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至今)以“强国”为目标,标志性特征是民族复兴。历史贡献的横向维度(救国、兴国、富国、强国)与纵向维度(国家、人民、民族、世界)共同构成分期逻辑。
提示:党史分期需兼顾历史连续性与阶段性,避免机械割裂。研究者应结合官方文献与学术共识,动态理解不同标准下的划分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