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的制作工艺核心在于“杀青定色”,通过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保留鲜叶的天然色泽与风味。其流程涵盖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干燥五大环节,每一步骤的精准控制直接影响茶叶的香气、口感和外形。以下是具体分点解析:
-
采摘标准
优质绿茶需采摘嫩芽或一芽一叶,确保鲜叶匀整、无病虫害。春季明前茶因气温低、芽叶肥厚,被视为上品。采摘时需轻捏提采,避免损伤叶片。 -
萎凋处理
鲜叶摊放于竹匾或通风设备中,厚度不超过5厘米,自然失水6-12小时。此过程促使叶质软化、青草气挥发,含水量降至70%左右时散发清香,为杀青做准备。 -
杀青关键
高温(260-320℃)快速破坏氧化酶活性,防止红叶红梗。传统锅炒杀青需4-6分钟,现代滚筒杀青则通过温度与转速调控,使叶片失水35%-40%,形成“绿叶清汤”特质。 -
揉捻塑形
机械或手工揉捻使细胞破碎率达45%-55%,茶汁渗出粘附叶面。手法遵循“轻-重-轻”原则,针形茶需理条紧直,扁形茶则压扁成型,如龙井的“压、搭、拓”手法。 -
干燥定型
分阶段烘干(二青、三青、足干),温度从80℃逐步降至50℃,最终含水量控制在5%-6%。炒干工艺还能发展香气,如豆香(龙井)或嫩栗香(毛尖)。
总结:绿茶工艺的精髓在于“看茶制茶”,根据鲜叶状态灵活调整参数。消费者可通过干茶翠绿、汤色清亮、叶底匀嫩等特征判断工艺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