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保险法修订草案聚焦保险合同变革,核心亮点包括:延长人身险犹豫期至30天、强制条款通俗化与现金价值透明化、禁止“静默扣费”式自动续保、小额理赔24小时到账等,全方位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
犹豫期延长与“后悔权”升级
新草案将人身险犹豫期从15天延长至30天,消费者可无理由退保,降低冲动投保风险。这一调整借鉴了电商消费模式,给予投保人更充分的决策时间,尤其适用于复杂型保险产品。 -
合同条款透明化改革
要求保险合同采用通俗语言,关键条款(如免责内容)需加粗或标注,避免专业术语造成的理解障碍。现金价值计算方式必须公开,退保损失一目了然,解决长期存在的“糊涂账”问题。 -
自动续保需明示同意
针对互联网保险中普遍存在的“静默扣费”乱象,新规明确未经消费者主动确认的自动续保无效,赋予用户完全的续保自主权,从源头减少纠纷。 -
理赔效率分级提速
建立小额理赔分级响应机制,承诺24小时内完成赔付,尤其适用于医疗险等高频低额理赔场景。大额理赔流程同步优化,要求保险公司明确各环节时限并主动通知进展。 -
数字保险服务规范化
直播卖保险需持证上岗,AI客服必须保留人工通道,防止销售误导与技术***缺失。跨境购买保险纳入统一投诉体系,香港保单也可通过内地渠道**。
此次修订标志着保险法30年来最全面的合同规则重构,通过细化操作标准、强化违规惩戒,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服务导向”。消费者未来投保时将获得更清晰的条款、更灵活的选择和更高效的保障,而合规经营的险企也将受益于市场信任度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