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纪检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监督执纪宽松软、廉政风险防控漏洞、队伍专业化不足等,整改需聚焦强化问责刚性、完善制度约束、提升数字化监督能力。
-
监督执纪“宽松软”现象突出:部分纪检机构对问题线索处置轻拿轻放,存在“好人主义”倾向。例如,对“一把手”监督缺乏有效抓手,案件查办周期长、震慑力不足。整改需严格执行“四种形态”,建立线索督办机制,对长期未结案件集中清理,强化“一案双查”倒逼责任落实。
-
廉政风险防控流于形式:风险点排查简单化,防控措施未动态更新。例如,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领域易滋生利益输送。整改需结合岗位职责细化风险清单,嵌入业务流程数字化监控,如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审批、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实时预警。
-
队伍能力与职责不匹配:基层纪检干部兼职多、专业弱,存在“不敢监督”问题。需优化“室组地”协作机制,通过以案代训、交叉办案提升实战能力,同时严把入口关,选拔法律、审计等专业人才,完善特约监察员制度拓宽监督视角。
-
信息化监督滞后:数据孤岛现象制约精准监督。可借鉴“大数据+监督”模式,打通财政、税务等系统数据壁垒,构建类案分析模型,自动筛查异常交易、关联利益链等隐蔽问题,提升主动发现线索能力。
总结:整改需坚持制度与技术双轮驱动,既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专责,又通过数字化手段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形成“不敢腐”震慑与“不能腐”约束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