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作为春秋时期的重要史书,蕴含大量哲理名言,其经典句子以"多行不义必自毙""居安思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代表,至今仍被广泛引用。这些句子语言精练,思想深刻,既是历史智慧的结晶,也对现代生活有指导意义。
-
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指作恶多端终将自取灭亡。郑庄公借此讽刺共叔段叛乱的下场,体现因果报应的朴素哲理。现代常用于警示违背道德与法律的行为。 -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魏绛劝谏晋悼公时提出,强调安定中需警惕潜在危机。这一思想至今是治国理政、企业管理的核心原则,提醒人们保持忧患意识。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虢射以皮毛关系比喻晋国与秦国的依存性。现多用于说明基础与衍生事物的关联性,如个人与国家、员工与企业的共生关系。 -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宫之奇谏虞公时用此喻指虞国与虢国的命运共同体关系。现代国际关系与团队协作中常引用,强调互助共赢的重要性。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曹刿论战的经典策略,揭示士气与时机的关系。如今广泛运用于体育竞技、商业竞争等领域,强调把握关键时机。
这些句子历经千年仍焕发活力,因其揭示了人性与社会运行的永恒规律。读者可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其深意,更能体会古人"以史为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