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和假日加班费的核心区别在于法律定义和补偿标准:法定节日加班需支付300%工资且不可补休,而假日加班可优先补休或支付200%工资。例如2025年春节,除夕至初三属于法定节日,加班费按3倍计算;初四至初七为调休假日,加班需补休或支付2倍工资。
-
法律性质不同
法定节日特指《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规定的13天(如春节初一至初三、国庆10月1日-3日等),具有不可替代性;假日则包含周末调休或常规休息日,可通过补休替代补偿。 -
计算标准差异
法定节日加班按日工资的300%支付,且无论工时制度(标准工时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制)均适用;假日加班则按200%支付,但需先安排补休,补休不足时才支付报酬。例如月薪8000元者,节日加班5小时可得约689.7元,假日同等时长加班费为459.8元。 -
补休规则明确
节日加班严禁以补休替代,必须支付3倍工资;假日加班则优先补休,企业未安排补休时才需支付2倍工资。这一规则适用于标准工时制,但不定时工时制员工不享受加班费。 -
举证与**要点
劳动者需保留加班审批单、考勤记录等证据,尤其注意区分节日和假日加班时段。若企业违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时效为1年。
2025年起法定节日增至13天,劳动者需核对最新放假安排(如春节新增除夕为节日),确保权益不受损。遇到争议时,及时固定证据并依法主张差额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