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委924公告是中国政府对虚拟货币监管的里程碑式政策,明确将相关业务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并首次联合最高法、最高检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 该公告全面升级了2017年“九四公告”的监管力度,覆盖虚拟货币兑换、衍生品交易、NFT等新兴领域,同时强调境外交易所向境内提供服务同样违法,释放出“强监管+刑事追责”的明确信号。
-
核心内容与监管升级
公告由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新增最高法、最高检等司法部门参与,形成“行政+司法”联动体系。首次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如兑换、衍生品交易、NFT二级市场)均属非法,并纳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法律依据,填补了此前监管空白。对境外交易所的境内工作人员及服务提供方,也明确追究法律责任。 -
重点打击领域与合规风险
政策直指三大风险点:一是虚拟货币与法币的兑换通道,二是衍生品交易的杠杆风险,三是NFT金融化倾向。企业若为相关活动提供技术支持、营销宣传等服务,可能面临共同犯罪指控。值得注意的是,民事层面明确投资损失“自行承担”,进一步削弱用户**空间。 -
行业影响与应对建议
公告发布后,火币等交易所立即清退中国大陆用户,部分DeFi平台终止服务。企业需审慎评估业务合规性,尤其是涉及NFT、离岸架构或协议控制的项目,需避免境内关联公司成为监管突破口。个人投资者需警惕政策风险,避免参与高风险的场外交易或衍生品投资。
当前虚拟货币监管已进入“常态化高压”阶段,企业需以刑事合规为底线,个人应远离相关投机活动。 未来随着司法解释和执法案例的落地,监管细节将进一步清晰,但政策方向已无回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