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人员违法违纪免职后,薪酬调整遵循“惩处与责任对等”原则,具体表现为扣减绩效年薪(30%-100%)、追索任期激励收入、取消中长期激励权益,且禁入限制期最长可达五年。调整幅度与违纪严重程度、资产损失规模直接挂钩,并可能伴随职务降级、岗位禁入等附加处罚。
- 绩效年薪扣减:根据违纪情节轻重,扣减责任认定年度30%-100%的绩效年薪。例如,重大资产损失或严重不良后果的直接责任人可能被全额扣减。
- 追索历史收入:除当年绩效外,还可能追索责任认定年度前三年30%-100%的任期激励收入,并终止未行使的中长期激励权益。
- 职务与薪酬联动:免职常伴随降职处理,薪酬按新岗位标准执行。若保留原职级待遇,需经组织批准且不违反公平性原则。
- 中长期限制:受处分人员可能被禁止参与新的中长期激励计划,禁入期通常为三至五年,严重者终身限制。
- 程序合法性:薪酬调整需依据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且处分决定须书面送达,确保程序合规。
国企人员违纪后的薪酬调整既体现纪律刚性,也需兼顾程序正义。建议相关人员关注内部制度细则,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