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开店不交税费属于违法行为,但部分小规模经营者可能符合免税政策(如月销售额未达起征点)。关键点:① 依法纳税是义务;② 偷漏税面临罚款、滞纳金甚至刑事责任;③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可合规减负。
我国税收法规明确规定,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经营主体需按实际收入申报纳税。若故意隐瞒收入、虚假申报或拒不缴税,税务机关将追缴税款并处以0.5-5倍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能触犯《刑法》第201条逃税罪。
免税政策并非“不交税”,而是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扶持。例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元(2023年标准)可免征增值税,但需正常完成税务登记与零申报。所得税、城建税等仍需根据实际盈利情况缴纳。
部分经营者因缺乏财税知识误判免税范围,或通过私人账户收款逃避监管。此类行为风险极高:金税系统通过大数据比对银行流水、上下游企业票据,偷税行为极易被稽查。
合法经营应做到:① 办理营业执照后30日内税务登记;② 保留完整收支凭证;③ 按时申报(即使零收入)。若符合条件,可主动申请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或通过核定征收降低税负。
税收是国家公共服务的基础,依法纳税既保障自身权益,也避免经营风险。切勿轻信“不交税”传言,遇到税务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机构或12366纳税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