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改革论文的核心价值在于揭示公共财政透明化与绩效管理的科学路径,其研究重点包括权责发生制转型、财务报告体系完善及政府受托责任强化三大方向。
-
权责发生制转型:传统收付实现制难以全面反映政府资产与负债,导致隐性债务风险。权责发生制通过匹配收入与支出周期,精准核算长期成本(如基础设施折旧),提升财政可持续性分析的准确性。例如,澳大利亚等OECD国家通过权责制改革,将养老金负债纳入报表,显著降低财政风险。
-
财务报告体系创新:建立“双轨制”核算模式(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并行),既满足《预算法》收支监管需求,又通过资产负债表、运营成本表等披露政府整体财务状况。我国2019年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首次引入合并财务报表,实现跨部门资产与负债的透明化整合。
-
强化受托责任:政府会计改革通过量化公共服务成本(如教育、医疗支出效率),为绩效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例如,新西兰要求政府部门公开“服务目标达成率”,推动资源分配从“投入导向”转向“结果导向”。
提示:未来研究可聚焦数字化技术(如区块链)在政府会计审计中的应用,或比较不同国家改革路径的适应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