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这是党内法规的明确要求,也是“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课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需由党组织负责人带头落实,确保内容紧扣党的理论、政策与党员实际需求,形式可灵活多样。
-
制度依据与频次要求
根据《中国***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规定,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主讲1次党课,部分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要求每季度或半年组织1次党课。党员领导干部(如党委党组书记)也需定期讲党课,强化示范作用。 -
党课的核心内容
党课需系统讲解党的基本理论(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规、方针政策,并结合形势任务开展党性教育。内容应避免泛泛而谈,需针对党员思想动态和工作实际设计,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先进事迹分享增强感染力。 -
形式创新与实效保障
传统授课可结合互动研讨、情景模拟、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党支部书记需提前调研党员需求,精心备课,课后组织讨论并收集反馈。部分党支部还邀请优秀党员、专家参与授课,丰富教育形式。 -
计划与记录规范
党支部需将党课纳入年度计划,明确时间、主题和主讲人,并做好台账管理。会议记录、课件和影像资料需存档,确保教育过程可追溯、效果可评估。
总结:讲党课是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职责,频次与质量直接关系党员教育成效。基层党组织应严格对标制度要求,同时注重创新与实践结合,让党课真正成为锤炼党性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