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属于违法行为,若遭遇买家敲诈,卖家需立即停止销售并保留证据。关键点在于:①三无产品本身违法,卖家无法律优势;②职业打假人可能利用法律索赔;③正确处理方式是下架产品并协商,而非支付封口费。
销售三无产品违反《产品质量法》,即便被买家威胁,卖家也需优先承担自身责任。职业打假人常通过购买三无产品后索赔或举报牟利,其行为可能涉及过度**,但卖家无法以“被敲诈”为由逃避处罚。正确的应对步骤包括:立即停止销售相关产品,保存聊天记录、交易凭证等证据;若对方索要远高于法定赔偿的金额,可向平台或市场监管部门求助;主动整改产品资质问题才是根本解决途径。
遇到此类纠纷时,切忌通过私下转账息事宁人,这可能导致反复被勒索。卖家应自查供应链,确保产品标识合规,从源头避免法律风险。商业经营的核心是诚信与合法,投机取巧最终会付出更高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