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保障女性平等权利的核心法律,明确禁止性别歧视并赋予女性政治、教育、劳动、财产、人身等全方位权益。最新修订版强化了对性骚扰、职场歧视的规制,要求医疗机构尊重妇女生育自主权,并首次规定住宿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为女性权益提供更系统保护。
-
平等权利与反歧视
法律确立男女平等为基本国策,禁止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包括就业、教育等领域。用人单位不得因婚育状况限制录用女性,孕期、产假期间不得降低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 -
人身与人格权益
禁止性骚扰,明确受害女性可向单位投诉或报警,并新增住宿经营者报告违法犯罪行为的义务。医疗机构实施生育手术需征得妇女本人同意,家属意见不一致时以妇女意愿为准。 -
婚姻家庭与财产保护
女性对夫妻共同财产享有平等处理权,离婚时可主张家务劳动补偿。法律还限制男方在女方孕期、分娩后一年内提出离婚,并规定分割财产时照顾女方权益。 -
救济与法律责任
女性遭遇侵害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媒体需客观报道涉妇女事件。用人单位若违反就业平等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
提示:女性应主动了解法律赋予的权利,留存证据以便**。社会各界需共同落实法律要求,消除性别偏见,构建平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