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规划大纲的编制和审批涉及以下主体和流程:
1. 编制主体
监理规划大纲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并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参与编制。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主持整个编制过程,组织编写班子,确保监理规划大纲符合项目实际需求。
- 专业监理工程师:参与具体内容的编写,负责本专业或岗位相关的部分。
2. 审批主体
监理规划大纲完成后,需经过以下审批流程:
- 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监理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对监理规划大纲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项目要求。
- 报送建设单位:审核通过后,监理规划大纲需在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建设单位。
3. 法律依据和程序
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
- 监理规划大纲的编制依据包括:建设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项目审批文件、设计文件、技术资料、监理大纲及委托监理合同文件等。
- 监理规划大纲应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并需在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前完成报送。
4. 其他补充信息
- 编制目的:监理规划大纲是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全面开展监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后续编写监理实施细则的重要依据。
- 适用范围:监理规划大纲的编制和审批流程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确保监理工作有序、规范开展。
综上,监理规划大纲的编制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专业监理工程师参与;审批由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完成,并需报送建设单位。这一流程和主体安排旨在确保监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项目需求,保障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