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被撤销的,具体情形如下:
一、可撤销的情形
- 评审过程存在舞弊行为
若在职称评审中存在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等不端行为,经查实后职称将被撤销,可能伴随法律追责。
- 提供虚假材料或业绩
包括学历造假、虚构工作业绩、论文抄袭等,一旦发现,已通过的职称将失去效力。
- 违规操作或监管发现
人社部门或评审机构在后续监管中发现违规行为(如材料造假、评审程序违法),可依法撤销职称。
二、撤销后的影响
-
职称失效 :被撤销的职称将不再具备晋升资格,需重新参加评审。
-
诚信记录 :相关行为会被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影响未来职业发展。
-
单位责任 :单位若存在监管不力情况,可能被通报批评或承担其他责任。
三、注意事项
-
时效性 :部分地区(如江苏、辽宁、河南等)对职称诚信记录的追溯期已达10年,超期后一般不再处理。
-
申诉渠道 :若对撤销决定有异议,可通过单位或相关部门申请复核。
建议职称持有人定期自查相关材料真实性,避免因小失大。若发现他人存在违规行为,应及时向人事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