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绩查询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深圳市2024年中考成绩查询的官网入口和相关信息,供参考。
查询方式和步骤
通过深圳招考网查询
考生可以登录“深圳招考网”(http://szeb.sz.gov.cn/szzkw/),点击“招考服务”栏目下的“中考中招”,再点击“成绩查询”,即可查询考试成绩。
深圳招考网是深圳市教育局官方提供的查询平台,具有权威性和安全性,是考生查询成绩的首选渠道。
通过微信公众号查询
考生可以关注“深圳教育”公众号(ID:szs-jyj),点击公众号菜单栏“教育服务”-“中考查分”,或在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中考查分”查询成绩。也可关注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公众号(ID:szzkb82181999),点击下方“考生服务”中的“中考成绩查询”,即可查询考试成绩。
微信公众号查询方式便捷,适合不熟悉网络操作的考生和家长,同时也能及时获取成绩信息。
成绩证书打印
7月17日16:00起,考生可以通过“中考中招管理系统”(https://www.szzk.edu.cn/)自行下载并打印成绩证书。考生使用本人在中考中招管理系统的账号密码登录后(与报名、填报志愿的账号密码相同),点击“打印成绩证书”,即可下载并自行打印。
成绩证书的打印方式方便考生随时查阅和存档,确保成绩的正式性和合法性。
注意事项
查询时间和方式
考生和家长需要提前了解所在地区的成绩查询时间和方式,避免错过查询时间。深圳市的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16日上午11:00起。了解查询时间和方式可以帮助考生和家长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能够及时查询到成绩。
保护个人信息
在查询成绩时,考生需要确保输入的个人信息准确无误,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在公共场合进行查询。保护个人信息是防止信息泄露和被盗用的关键,考生和家长应提高警惕,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成绩复核申请
考生如对成绩有疑问,可于7月17日16:00前向毕业学校(报名点)提出成绩复核申请。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将于7月18日至19日两天,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中考成绩复核。成绩复核是对成绩准确性的重要保障,考生和家长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确保成绩无误。
深圳市2024年中考成绩查询主要通过深圳招考网、深圳教育微信公众号和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微信公众号进行。考生需要确保在指定时间内查询,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如有疑问,可以申请成绩复核,确保成绩准确无误。
中考成绩查询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中考成绩查询通常需要以下材料:
-
准考证号:这是查询成绩的关键信息,通常在中考报名时获得。
-
身份证号:部分查询方式可能要求提供身份证号码,以确保身份验证。
-
姓名:有些查询方式需要输入考生的姓名以匹配身份信息。
-
学生证:如果选择在学校查询成绩,可能需要携带学生证以便核实身份。
中考成绩查询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考成绩查询过程中,考生和家长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查分系统进不去怎么办?
- 原因:成绩刚公布时,大量考生和家长涌入查询,导致网站和网页无法打开。
- 解决方法:稍等片刻后再尝试查询,或者更换浏览器、尝试其他查询方式(如电话查询、APP查询等)。
-
输入信息后显示查询错误怎么办?
- 原因:可能是输入的信息有误,或者系统出现小问题。
- 解决方法:仔细检查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等输入信息是否准确,确认无误后重新输入;或者刷新页面后再次尝试查询。
-
对考试成绩有疑问怎么办?
- 解决方法:可向毕业学校提出查询申请,但查分一般只查分数统计是否有错误,不涉及卷面评阅情况,不再重新评卷。
-
忘记准考证号怎么办?
- 解决方法:联系班主任或学校教务处,查看是否有记录;或者前往当地教育局,提供个人身份信息进行查询;部分地区也可通过官网找回准考证号。
-
短信查询收不到回复怎么办?
- 原因:可能是短信发送高峰期,系统延迟,或者手机信号不好。
- 解决方法:稍等片刻后重新发送查询短信,或者检查手机信号;若长时间未收到,可尝试其他查询方式(如网站查询、电话查询等)。
-
查询到的成绩包含加分和体育分吗?
- 答案:是的,查询到的成绩一般是最终中考成绩,包含加减分、中考体育分数等。
-
可以委托他人代查成绩吗?
- 答案:可以,但需确保授权委托书真实有效,并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
不同地区查询方式会有很大差异吗?
- 答案:不同地区查询方式会有所不同,具体以当地官方通知为准,可能在查询平台、所需信息等方面存在区别。
-
查分需要收费吗?
- 答案:网站查询和公众号查询一般是免费的,电话查询和短信查询可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具体费用要看当地的规定。
-
查询到分数后还需要关注什么?
- 答案:除总分外,还需关注中考一分一段表,了解自己在全区的排名,这对后续填报志愿很重要。
中考成绩查询后如何根据成绩进行志愿填报?
中考成绩查询后,考生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志愿填报:
1. 确定目标高中范围
- 分析成绩:结合市教育局发布的中考总分2分段统计表,了解自己的成绩在全市的排名和位置。
- 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查阅目标高中过去几年的录取分数线,判断自己的成绩是否达到录取要求。
2. 遵循志愿填报原则
- 第一志愿“跳一跳”:填报略高于自己成绩水平的学校,争取冲刺理想学校。
- 第二志愿“稳一稳”:选择与自己成绩相当的学校,确保有较大把握被录取。
- 第三志愿“保一保”:填报成绩略低于自己水平的学校,作为保底选项,确保有学可上。
3. 形成梯度
- 在不同批次和同批次的不同学校之间形成梯度,确保即使前一批志愿未录取,后续志愿仍有较大机会被录取。
4. 科学判断和理性选择
- 避免好高骛远:不要将所有志愿都填得过高,以免失去录取机会。
- 避免只填唯一志愿:至少填报三个志愿,确保有备无患。
- 选择不同学校:在同批次志愿中选择不同层次的学校,避免志愿集中在同一所学校。
5. 网上填报志愿
- 登录系统:使用考号和原始密码登录志愿填报系统,首次登录后需修改密码并绑定手机号码。
- 填报和保存:按照系统提示填报志愿,每次填报或修改后务必点击“保存”按钮,所有志愿填报完成后点击“退出”按钮并关闭窗口。
- 注意事项: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填报,未在规定时间内填报的视为自动放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