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的高考成绩计算涉及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种类型的考试。合格性考试主要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而选择性考试则具有选拔区分功能。以下是对这两种考试及其成绩使用的详细说明。
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的区别
考试目的
合格性考试是为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的水平考试,主要侧重于“达标”。选择性考试则是在“达标”的前提下,具有选拔区分功能的考试,凸显学生学科特长。
合格性考试的目的在于确保学生完成基本学业,而选择性考试则用于高校招生,选拔优秀学生。两者在考试目的上存在明显区别。
考试科目
合格性考试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14个科目。选择性考试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个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个科目。
合格性考试的科目范围更广,涵盖了所有必修科目,而选择性考试则允许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部分科目,增加了考试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成绩呈现方式
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形式呈现。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形式呈现。
合格性考试的成绩呈现较为直接,主要是为了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基本学业要求。而选择性考试的成绩呈现方式更为复杂,通过等级转换分来解决不同科目难度差异带来的不公平性问题。
成绩使用
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合格性考试的成绩主要用于学业认定,而选择性考试的成绩则直接影响到高考录取,显示出其在高等教育入学中的重要性。
高考成绩的计算方式
统一高考科目
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以原始分数计入高考文化成绩。外语科目包括笔试120分和听力30分,两次听力考试以最高成绩计入总分。
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的成绩以原始分数计入总分,确保了考试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听力考试的分值处理也体现了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认可。
选择性考试科目
选择性考试科目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成绩以原始分数计入总分,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转换分形式计入总分。等级转换分的计算基于考生的原始分数在群体中的排名,确保了不同科目之间的成绩可比性。
选择性考试科目的成绩处理方式体现了对不同科目难度差异的考虑,通过等级转换分确保了成绩的可比性和公平性。
合格性考试的成绩使用
学业认定
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合格性考试的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和获得同等学力认定,是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高校招生
合格性考试成绩虽然不直接用于高校招生,但它是选择性考试的基础条件之一,间接影响到考生的选择性考试成绩和最终的高考录取。合格性考试的成绩为选择性考试提供了基础,虽然不直接用于录取,但确保了学生具备参加选择性考试的基本学业能力。
贵州省的高考成绩计算涉及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种类型的考试。合格性考试主要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基本学业要求,而选择性考试则用于高校招生,选拔优秀学生。合格性考试的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形式呈现,主要用于学业认定;选择性考试的成绩以原始分和等级转换分的形式呈现,计入高考总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通过这种方式,贵州省确保了高考成绩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贵州高考的满分是多少分
贵州高考的满分是750分。自2024年起,贵州省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1+2”模式。
贵州高考各科目分值
- 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其中外语科目笔试120分,听力30分。
- 首选科目(物理/历史):每科满分10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 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每科满分100分,以等级赋分计入总分。
贵州高考的加分政策有哪些
贵州省2025年高考加分政策主要包括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地方性加分项目,具体如下:
全国性加分项目
- 烈士子女:加20分。
- 退役军人考生:
-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加20分。
-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及台湾省籍考生:加5分。
-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分区域实施:
- 一类区域(如贵阳市云岩区等):2024年起取消加分。
- 二类区域(如贵阳市清镇市等):2024-2025年加5分,2026年起取消。
- 三类区域(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所辖其他县市):2024-2025年加10分,2026年起加5分。
地方性加分项目
- 农村人口的独生子女户女孩考生和二女结扎户考生:2016年1月1日之前出生,在贵州省农村连续居住五年及以上的,加5分;2016年1月1日(含)之后出生的,不再享受该项目加分。
贵州高考的录取批次是如何划分的
贵州省高考的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三大类,以下是具体的批次划分:
普通类录取批次
- 本科提前批
- A段:包括有特殊要求的军队、公安、司法院校本科专业等,设置1个院校顺序志愿。
- B段:包括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本科招生专业,设置1个院校顺序志愿。
- C段:包括国家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等本科专业,设置60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 本科批:除本科提前批以外的其他本科招生专业,设置96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 高职(专科)提前批:包括有特殊要求的高职(专科)招生专业,设置1个院校顺序志愿。
- 高职(专科)批:除高职(专科)提前批以外的其他高职(专科)招生专业,设置96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艺术类录取批次
- 本科批
- A段:少数经批准组织校考的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设置1个院校顺序志愿。
- B段:使用省级统考成绩的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设置60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 高职(专科)批:设置60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体育类录取批次
- 本科批:设置60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 高职(专科)批:设置60个专业(类)平行志愿。